EXNESS:中國外彙市場的發展與完善

Exness 2021-12-28 16:00:58

從目前中國外彙市場面臨的主要問題出發,外彙市場發展的難點在于人民币尚未實現資本項目可兌換,不能照搬發達國家外彙市場的發展模式;結售彙制度決定了中國外彙市場改革必須保持人民币彙率的相對穩定。結售彙體制的改革直接決定着外彙市場的改革。我們不僅要考慮在現行外彙管理體制下如何改革外彙市場,還要考慮資本項目可兌換的實際進程 。

1、加大國有銀行商業化改革力度

目前,國有外彙銀行所有權的根本症結在于産權不清,導緻經營者激勵約束機制不完善,與交易商制度的建立不相适應。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途徑是進一步實施國有銀行股份制改革,适時将國有銀行推向股票市場,逐步降低國有股比例,從而明晰國有銀行的産權歸屬。在産權明晰的基礎上,通過法律規則建立合理的治理結構,使每個人都能有效地約束和激勵管理者。這類銀行是真正按照市場經濟要求運作的商業銀行,能夠有效地發揮外彙市場交易商的作用。

2、逐步放松對外彙存貨管制

目前對結彙周轉比例限額的管理有明顯的計劃經濟和外彙短缺時期的痕迹。随着中國經濟開放程度的提高,用彙範圍越來越大,國家外彙資金管理難度越來越大;;另一方面,中國的國際收支順差逐漸改變了過去外彙短缺的局面。新形勢下,結算外彙周轉比例限額管理逐漸失去了原有的意義;更重要的是,這一規定損害了中國銀行業的競争力,不符合建立交易商制度的要求。

因此,改革外彙銀行的外彙庫存管理勢在必行。在進一步的外彙體制改革中,可以考慮逐步放寬外彙周轉率在結算中的浮動限度,使外彙銀行有更大的自由選擇外彙資産存寸;同時,改革現行的每日平盤制,放寬強制平盤期限,使外彙銀行能夠在更長時間安排外彙資産組合。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中國應最終放棄外彙管制,确保外彙銀行具有完全的經營自主權,爲建立交易商制度做準備。

3、促進外彙銀行的競争,防止壟斷

在資本流動不完全的條件下,中國外彙市場的大部分交易集中在中國銀行等少數國有銀行,導緻壟斷的可能性。一方面也是曆史原因,另一方面也是因爲管制。爲了建立有效的交易商制度,這種情況應該改變。打破中國銀行等國有外彙銀行的優惠政策,對外彙銀行和從事外彙交易的非銀行金融機構一視同仁,使銀行在平等的基礎上自由競争。同時,我們可以考慮有條件地開放資本項目增加外彙供應彈性,增加壟斷難度。

4、人民币彙率機制與外彙市場的發展相結合

從某種意義上說,外彙市場的運行就是彙率生成的過程。因此,人民币彙率的生成機制是外彙市場運行的核心問題。靈活彙率生成機制可以調節外彙供求,爲央行宏觀調控提供信号。1994年外彙管理體制改革的内容之一是實行以市場供求爲基礎的有管理的浮動外彙制度。彙率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外彙市場的供求狀況,但彙率的形成機制并不完善。由于對國内企業結售彙實行嚴格控制,中央銀行負責每日外彙供求平衡。

目前,人民币彙率與美元挂鈎。近年來,美元彙率變化較大,而人民币彙率浮動幅度較小,形成了與外彙供求不一緻的事實上的官方彙率。完善人民币彙率形成機制,完善彙率形成機制的市場化。擴大銀行間市場的彙率浮動範圍,例如,允許彙率每天上下波動一到兩百個點。根據結售彙的周轉情況,調整本行的外彙頭寸管理政策。近期内,考慮調整銀行外彙結算和銀行銷售周位的下限爲零,允許銀行持有零位;在中期,我們應該逐步擴大銀行外彙頭寸的上限,最終取消對銀行外彙頭寸的限制。改革強制結彙制度,如擴大允許企業在經常項目下保留外彙收入的範圍,提高可保留外彙的限額,延長結彙寬限期。

5.完善中央銀行外彙幹預機制

作爲外彙市場的宏觀調控者,中央銀行不應過度或過于頻繁地幹預市場,讓市場參與者自由決定交易。鑒于中國國際儲備相對充足,對國内外彙投機風險的抵抗力較強,央行應放寬外彙指定銀行結轉外彙額度的限制,擴大銀行自由外彙交易的額度範圍,使其真正成爲外彙交易市場的主體,發揮其在外彙市場中的緩沖和調節作用。

這對外彙市場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從國外的經驗來看,央行往往采取一些間接的幹預手段,即如果在外彙市場上買入外彙,賣出本币,就會在國債市場上賣出短期國債,以回收本币,爲使本币的流動性不因外彙市場的運行而擴大,爲了有效幹預外彙市場,中國應借鑒國外經驗,建立相應的人民币公開市場,配合外彙市場的公開運行,增加外彙幹預的緩沖空間。

如何在IC Markets交易平台上交易外彙、貴金屬、大宗商品、股指、美港股、ETF等金融市場場外産品?
請按照以下簡單的步驟開戶
1. 點擊賬戶開戶頁面,選擇适合您的交易平台賬戶進行開戶
2. 賬戶開通後進行賬戶注資
3. 下載安裝并登錄交易平台即可交易
本文地址: /news/2359-1.htm,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