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NESS外彙基礎知識之怎樣進行外彙趨勢的預測和判斷?

Exness 2021-12-17 17:11:13

在浮動彙率的這種制度下面,任何一種外彙的行情隻能分爲3種形式:

上升、下降及盤整。在外彙市場中,盤整行情約占每年交易日的70%~80%,其餘的20%~30%才屬多頭或空頭行情。

在外彙市場交易中,如果投資者想要獲利,隻能去詳細地分析和猜測行情,一般外彙投資者都是對未來的

價格預測,然後再根據預測去進行購買交易及操作。

比如,2013年1~3月份,日本央行幹預市場的信息釋放得堅定而明确,因此,日元出現了一波幅度不小的下跌行情。據香港文彙報引述外電報道,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上台後矢言推低日元彙價,不僅成功在短短4個月内令元彙下跌20%,更帶挈表現不濟多時的“宏觀對沖基金”大翻身。

這些基金趁元彙大跌,狂沽日元,掀起所謂“安倍交易”熱潮,其中著名炒家索羅斯據報自2012年11月~2013年2月底,靠沽日元賬面淨賺近10億美元。

外彙市場中長線的趨勢一般都可以分辨出來。

當前是升或跌。問題是什麽因素會形成這樣的明顯的趨勢呢?

理由非常簡單。就是全世界的熱錢都向錢看。

一個國家的股市、債券、房地産的穩定性和可升度是主宰全球幾萬億美元方向的主導因素。

影響這些資産的穩定性和可升度主要有3個方面的因素:

(1)一個國家的相對的實際利率,就是說表面的利率減去通脹率。

(2)—個國家的貨币供應量。就是說,貨币生産得太多不值錢。

(3)—個國家的經濟和金融體系的基礎和周期。這是主宰這些國際熱錢的方向的基本因素。

基本面分析者認爲貨币的強弱反映該國的經濟狀況的好壞,其強弱雖可能受其他非經濟因素的幹擾而有暫時的波動,或産生與經濟體質相反的走勢,但就長期而言,其價位終将回歸到與經濟狀況相稱的地步。

至于一國經濟狀況的好壞應該如何衡量,則又得釆取相對比較的方式。

以基本面分析來預測貨币中長期走勢,如未來6個月,1年或兩年尚稱适當,可是自金本位制取消,國際通行浮動彙率制度後,基本面以外的因素也或多或少會影響貨币價格。

投機者每分每秒都在國際市場買進賣出,大筆金額的買賣也會影響外彙行情。

外彙行情趨勢拐點

随着國際資金進出各國的自由度的日益提尚,國際支付系統如美國的CHIPS、英國的CHAPS系統,都使得資金的轉移速度大大加快,甚至幾乎可以在瞬間完成轉移。國際資金的大進大出,“熱錢”就應運而生了。

“熱錢”非但影響各國的貨币政策,更常扭曲基本面反映的貨币合理價位,造成基本面分析的短暫失靈,所以外彙投資者己逐漸修正基本面的運用,除了以它作爲中長期走勢預測的工具外,也搭配技術面分析的資料,以助自己完善投資決策。

一種趨勢運轉可能持續一段時間,但是不可能一直持續下去。如何判斷一種趨勢出現了拐點呢?一般有以下方法:

(1)用最近一次外彙交易下跌(上升)的角度與上次下跌(上升)的角度進行比較。

角度代表速度,代表效率。角度如果變緩,則表明出現了效率上的背離。這種背離是因爲維持原有趨勢的力量的效率降低,原有趨勢内部力量發生了不利保持原有趨勢的變化。

(2)用最近一次外彙交易下跌(上升)的幅度與上次下跌(上升)的幅度比較。

幅度代表總體力量,代表效果,代表耐力。如果幅度降低,則表明出現了總體規模(力量)的背離,這種背離是因爲原有趨勢維持下去的耐力降低,總體力量衰竭。

(3)用最近一次反彈(回調)的角度和幅度與上次外彙交易反彈(回調)的角度和幅度比較。

如果幅度相同,但角度增大;或者角度相等,但幅度增大,或者幅度與角度均增大,則表明反趨勢力量的增強,有可能形成拐點,可等再次下跌或者上升後釆取行動。這是另一種形式的背離,是反趨勢力量的背離,可稱爲反背離。
如何在IC Markets交易平台上交易外彙、貴金屬、大宗商品、股指、美港股、ETF等金融市場場外産品?
請按照以下簡單的步驟開戶
1. 點擊賬戶開戶頁面,選擇适合您的交易平台賬戶進行開戶
2. 賬戶開通後進行賬戶注資
3. 下載安裝并登錄交易平台即可交易
本文地址: /news/2314-1.htm,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