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NESS:聊聊外彙交易者的真實成本和點差

Exness 2021-09-02 13:54:59

    交易成本一向被投資者所關注。外彙的成本,目前來說已經下降到一個很低的程度,而且非常透明。外彙行業的競争非常激烈,點差、手續費、裸點都成爲交易者和代理商很熟悉的關注細節。很多平台的費用之争,已經細微到1到2美金。今天,我們來聊聊外彙交易的真實成本。
    對于交易者來說,真實的交易成本其實很好計算。
    交易成本=點差+手續費-返傭。
    這裏面分爲幾種情況。
    成本加在點差上的情況:
    點差和手續費的問題。有的平台,成本都算在點差裏面。比如我們常見的,歐美點差1.5、1.8、2.2之類的。這種情況下都是沒有手續費的。
    成本加在手續費上的情況:
    有的平台,是有手續費的。那麽點差往往是裸點差,成本加在手續費上。比如知名的低成本平台商ICMarkets,如果你使用它就會知道,它的點差就是典型的裸點差形式,歐美點差基本上長期維持在0到0.1。那麽它的手續費是每手加7美金。如果你去官網開ICMarkets的交易賬戶,那麽這就是你的交易成本。
    再比如著名的LMAX外彙交易所,如果你使用它作爲交易平台,那麽去官網開戶的成本,也是典型的裸點差加手續費。LMAX的裸點差也長期維持在0.1到0.3左右。手續費是每手加7.5美金。還有激石的尖峰賬戶類型,如果你去激石開尖峰賬戶,我記得他也是裸點差,大家的裸點差區别不是很大。然後激石的手續費是每手加12美金。當然,手續費加的高也返的高。
    一般來說,宣稱ECN的賬戶類型更喜歡使用裸點差加手續費的情況。這樣,裸點差看起來就會十分低。而手續費也不會加很多,大部分手續費會從6到10不等。
    看交易成本,不能隻看表面上的成本。主要是看減掉返傭後的成本。
    點差高的平台,成本就比點差低的平台成本高?未必。ECN類型的賬戶成本就比做市商的成本低,也是未必。我們說,主要還是看扣除返傭後的成本,才是真正的交易成本。
    我們打個比方。來比較一下KVB和ICMarkets的最終交易成本。按照普通的标準,KVB交易成本在2.2左右,即KVB的歐美點差在2.2左右,無手續費。如果你去開成KVB的代理(當然現在門檻很高了不一定開得下來),KVB對外返傭的成本是每手6、8、10美金。這個返傭也要看入金量和交易量。假如普遍的返傭是8美金,那麽它的最終交易成本是2.2的點差,減去8美金的返傭,實際成本爲每手14美金。
    再來看ICMarkets的交易成本。IC的是裸點差。歐美點差基本爲0。手續費是每手固定加7美金。對外返傭的話,如果找代理商開戶,是返1美金居多。此外,IC也可以開打折賬戶。這樣手續費就會減少1美金變成6美金。隻是它的打折賬戶需要交易者找代理商申請。
    對于IC來說,如果開設成IC打折賬戶,最終交易成本每手的歐美就是6美金。相比之下,爲什麽說IC是一個廣泛受到交易者歡迎的低成本平台呢,原因也就在這裏。
    也就是說,做KVB一手的成本返傭後大概是14美金,做IC一手的成本返傭後大概是6美金。兩相比較,就可以看到成本的差别出來了。當然了,做交易很多時候不能光看成本,要綜合看很多方面。越是大的平台,成本一般會越高。KVB是上市公司,又是央企控股,在品牌保障上對于國人而言,可能更爲強大。這就是要看選擇和需求了。ICMarkets當然也很厲害,澳洲經紀商裏面的全球知名平台了,也有很多年的曆史。
如何在IC Markets交易平台上交易外彙、貴金屬、大宗商品、股指、美港股、ETF等金融市場場外産品?
請按照以下簡單的步驟開戶
1. 點擊賬戶開戶頁面,選擇适合您的交易平台賬戶進行開戶
2. 賬戶開通後進行賬戶注資
3. 下載安裝并登錄交易平台即可交易
本文地址: /news/1872-1.htm,轉載請注明出處。